仁城印象_带您了解醉美安仁!

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资讯

资讯

【铁血刀锋】抗法英雄侯材骥

2023-03-02 09:32:11 265
  侯材骥,号仙舫,安仁县龙海镇人,清道光十七年六月六日(1837)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。他的父亲侯振焕是一个优廪生,博学善文,授徒训子,享有盛名,共养育儿子三人,长子侯材骥为举人,次子侯材骅为监生,三子侯材骧为庠生。  侯材骥从小就好学上进......

  侯材骥,号仙舫,安仁县龙海镇人,清道光十七年六月六日(1837)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。他的父亲侯振焕是一个优廪生,博学善文,授徒训子,享有盛名,共养育儿子三人,长子侯材骥为举人,次子侯材骅为监生,三子侯材骧为庠生。

20230224185925353.jpg

  侯材骥从小就好学上进,先后就读于龙海桂林书院、承坪楚兴寺学堂,学业成绩优异。咸丰辛酉年(1861)考取拔贡生,同治元年(1862)在顺天乡试考取举人,从此走上仕途。先是奉派在户部任主事,做了二十年京官。光绪八年(1882),清廷外放他担任台湾知府。光绪十一年(1885),调任福州知府,后继任漳州知府。诰授中议大夫,晋赠资政大夫。


  侯材骥担任台湾知府后,眼见这里土肥物阜,人民殷富,但教育事业落后,读书求学者甚微,于是下决心兴办教育事业,促进台湾地方的发展。他带头捐出自已的俸禄,创建了崇文书院,招收台湾岛内青少年就读,并且还亲自授课督考,于是台岛的教育得以振兴,为台湾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台湾广大民众感念侯材骥的恩德,集资专门为他建立生祠以褒奖。


  以前在台湾做官者,多有贪赃枉法,大官大贪,小官小贪,无官不贪,人民怨声载道。侯材骥到任后,认真倾听老百姓的呼声,革除官场的各项陈规陋习,还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,并且率先垂范严格执行。他要求,各级官员除额定薪津外,不能够妄取分文,违者严厉惩处,岛内官场风气为之一新,台湾广大民众无不拍手称快。在侯材骥任台湾知府的四年期间,他的上司福州的巡抚和道台都因贪赃枉法被革职戊边,但侯材骥却因为清廉没有受到任何牵连,人民对他格外敬仰。在台湾民间,至今仍然流传着很多关于他廉洁从政和整顿吏治的美谈。


  侯材骥人生最精彩的一页,就是在台湾组织抗击法国军队的入侵。光绪九年(1883)底,中法战争爆发。第二年八月,法军攻陷台湾的基隆,军情万分紧急。当时,清廷派出了钦差大臣到达台湾,但这位钦差大臣与福建的巡抚、道台等一班昏官都贪生怕死,相互扯皮,不负责任,台湾岌岌可危。


  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,时任台湾知府的侯材骥,独肩重任,沉着应战。军饷短绌,侯材骥劝谕台岛绅商捐输达数十万银两;官军兵力不强,侯材骥就征募侨居台岛的漳州和泉州人编为民团,协助官兵防御。在他的奔走努力下,终于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地方民团武装。侯材骥亲自率领民团官兵英勇作战,协同官军击退了法军一次次进攻。1884年夏的一战,侯材骥亲率民团官兵全力配合清军作战,砍下侵台法军陆战司令头颅。正是侯材骥他们英勇顽强作战,最后将法军侵略者赶出了台湾,孤岛台湾得以保全,人们安居乐业。在台湾保卫战中,侯材骥功绩显赫,有人劝他上报功绩,他义正词严的说:“这是守土者应尽责任,何功之有?”


  光绪十一年(1885),侯材骥调任福州知府,后继任漳州知府,奉清廷命加盐运使衔,以道台补用。在闽任职期间,他为人正直,工作扎实,百姓拥戴,闽浙前后总督卞宝第、谭钟麟等对他也很器重。由于长期勤于政事,积劳成疾,光绪十九年(1893)病逝于福建省善后总局,享年57岁。消息传出,福建、台湾两地的民众悲痛万分,纷纷举行各种仪式进行哀悼。不久,侯材骥的第三个儿子扶棂送他回到祖籍,归葬于安仁县龙海镇万田村新湾对面高山岭北坡,英魂终于回归故里。

20230224185925352.jpg

  侯材骥墓位于今龙海镇万田村,在镇治所东南2公里处。墓地有墓围、墓碑,东西各立石柱一根,至今仍然保存完好。墓围直径3.5米,墓碑镌刻“诰授资政大夫福州补同”,两根石柱分别镌刻“熊耳栖神”和“龙湖流惠”,对侯材骥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为纪念侯材骥抗法入侵及发展台湾教育事业等方面的丰功伟绩,1982年,安仁县人民政府将此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;2001年,安仁县人民政府将其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11年,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故居、墓地和侯氏宗祠列为本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。斯人已去,懿德长存,侯材骥故居、墓地和侯氏宗祠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每年都有很多或远或近的群众慕名前去参观学习,凭吊英雄。


文章评论